
例如:在交易中我們馬虎著急。在買車時忽略了仔細觀看合同,尤其是車輛的生產和登記日期,來源,使用性質等等,還有稅費情況,最終造成損失。對于并不了解二手車行業(yè)的我們,在二手車交易糾紛之前我們該問些什么簡明扼要的問題呢?
二手車交易糾紛之詢問碰撞事故:
談起事故,在道路上每天都在上演,車輛修完之后,嚴重事故的車輛很多車主都會選擇換車,因為安全我們傷不起,如果作為買二手車的我們,買了事故車回去,那我們更傷不起,金錢損失是小,安全保障是大。買二手車時,即使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沒什么問題,我們還是有必要詢問下商家,此車有無事故,當然商家的評估師是專業(yè)人員,如果沒有事故,他們會拍著胸脯告訴你這車“巨整”,價格也很難壓低。若是事故車,出于義務告知,他們往往也不會和盤托出,可能支支吾吾告訴你一些刮蹭,具體刮蹭到什么程度還是要自己把握,通過詢問我們可以簡單了解車的事故情況。

二手車交易糾紛之詢問使用年限:
制造時間和上牌時間在時間上有先后關系,當車輛被制造出來自然會有個制造日期,制造完廠家會通過各地的經銷商進行銷售,銷售之后上牌,從此便產生一個到車管所上牌時間,有疑問的是,有些車輛制造時間和上牌時間相差竟兩年之久,這可能是庫存車的原因,這樣的二手車價格通常會偏低。年限是二手車評估的主要依據,詢問是必然的。
二手車交易糾紛之詢問費用:
在買二手車的環(huán)節(jié)中,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車況的檢查上,很容易忽略車輛費用的詢問。沖動買了車,結果還有一大筆的后續(xù)投入。對一輛8萬的二手車而言,保險正常要3500元左右,南方還有年票、車船稅1500元,還有過戶等費用,加在一起要6000塊左右,可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這里不包含滯納金。如果要選購的二手車這些費用都有,也可以節(jié)省不少,詢問費用是必要的。

二手車交易糾紛之詢問里程:
眾所周知,汽車行駛里程不同,對車輛磨損也不一樣。部分二手車商為了將二手車賣一個好價錢,除了在外觀、內飾上進行修飾,以達到接近新車效果外,更改二手車的里程表數(shù)也成為他們的基本手法。對里程數(shù)是否更改很難做出判定,需我們通過詢問加以確定,如果二手車交易成功,注明里程數(shù)也是很有必要的。保養(yǎng)時到相應的4S店查查保養(yǎng)記錄,公里數(shù)也可以很容易獲得。

二手車交易糾紛之詢問過戶和盜搶:
過戶次數(shù)在登記證書的登記欄中有明細,何時過戶給某人都有記載,過戶次數(shù)雖然對車況無影響,但通常對價格還是有影響的,如果過戶此次較多,很可能是車況不好,而造成的頻頻轉手。曾經被盜搶車輛一般都會涉及到更改車架號和發(fā)動機號,被找回后也會在登記證上備注被盜搶,當我們對車輛證件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先問一問賣家,如果我們不加以詢問,一般車商不會主動告訴你的。
調查二手交易涉及“五部門”編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二手車過戶容易引發(fā)稅費風險,涉及5個部門和6個證件。5個部門具體如下,一是車管所,負責機動車登記和出具行車證;二是國稅購置辦,必須到該部門辦理相關購置稅過戶;三是公路局,辦理路費的過戶,本地車牌還要辦理年票過戶。四是地稅,辦理車船稅的過戶。五是保險公司,必須共同前往保險公司相關過戶手續(xù)。由于當前的車輛必須強制要求購買交強險,幾乎所有的車輛都必須辦理保險的過戶。其中,路費和車船稅的費用是車輛每年都必須繳交的,因此而產生的費用和滯納金會與日俱增,這也是二手車交易舊車主最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