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李村
本周一,在圓滿結束首站對美國的訪問后,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正式結束對愛爾蘭的訪問。在此期間,習近平表示,中國政府相信愛爾蘭和歐洲其他國家有能力、有智慧、也有方法一起解決債務危機。
去年率先爆發(fā)于希臘的歐債危機讓歐洲人焦頭爛額,更讓歐洲以外的許多國家備受牽連,尤其對各國汽車市場產生了持續(xù)的沖擊。受傷最深的當然是受歐債危機影響較大的國家的汽車廠商,特別是雷諾、菲亞特、PSA(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歐寶等過度依賴歐洲市場的整車制造商。
這不,菲亞特關閉了兩家歐洲工廠,三菱干脆把歐洲工廠賣了,PSA和通用分別裁員數(shù)千人,而中國的一家汽車生產企業(yè)甚至跑去歐洲抄底了一家豪華游艇制造商。當車企遭遇歐債危機,它們又該如何化解危機?
歐洲依賴癥釀成的苦果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歐洲車企,特別是那些過度依賴歐洲市場的整車制造商們。削減研發(fā)投資、推遲產品投放時間、降低工廠開工率……面對歐債危機,像雷諾、菲亞特、PSA標致雪鐵龍集團、歐寶等車企就在年初紛紛下調了2012的營運預期,同時開始調整整個企業(yè)的銷售結構。
根據(jù)歐洲汽車制造商組織的統(tǒng)計,2011年西歐的前五大乘用車市場中,有4個國家出現(xiàn)了萎縮。法國汽車市場同比下滑2.1%、英國同比下滑了4.4%、意大利市場同比下滑10.9%、西班牙市場同比下滑了17.7%。只有德國市場保持了同比8.8%的增長。這是因為德國在歐債危機受到的直接沖擊較小。
2012年1月,西歐市場基本延續(xù)了這種狀況。其中,法國乘用車市場的同比下滑了21%;西班牙同比增長了2%,但這仍創(chuàng)下其16年來1月銷量的最低紀錄;意大利同比下降了17%。PSA和菲亞特分別以54%和45%的市場份額成為“最依賴歐洲市場”的車企。各國的汽車制造商組織都認為,歐債危機的蔓延,大大減弱了消費市場的信心。以1月份的銷量衡量,整個歐洲市場會比2011年的情況更糟,直到歐債危機緩和為止。
去年12月,歐洲主要汽車制造商高管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洲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總部,呼吁歐盟領導人盡快出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應對歐債危機。英國LMC汽車咨詢機構將2012年西歐新車市場下滑幅度由原來的2%調整為5.1%。
去年西歐五國銷量漲跌情況
國別 增幅
法國 -2.1%
英國 -4.4%
意大利 -10.9%
西班牙 -17.7%
德國 8.8%
加大對中國等市場的投放
與西歐市場的情況相反,中歐和東歐的汽車市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捷克、斯洛伐克、俄羅斯等國家的汽車產量增幅較大。大眾、現(xiàn)代、起亞、通用、日產等跨國汽車制造商在這些國家的生產工廠不僅提高了產量和出口量,他們還追加了對這些工廠的投資。
在跨國汽車制造商的層面,它們在歐洲市場的表現(xiàn)也呈現(xiàn)出苦樂不均的局面,日產、現(xiàn)代、起亞等亞洲廠商成績不錯。但豐田、本田則流年不利。
其中,日產汽車2011年在歐洲市場的銷量為44.33萬輛,同比增長了13.5%;現(xiàn)代汽車歐洲的銷量為38.23萬輛,同比增長了10.4%;起亞歐洲的銷量為28.68萬輛,同比增長了11.2%。它們成為亞洲汽車制造商最大的贏家。這與豐田和本田在歐洲的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截然相反的態(tài)勢,豐田(含雷克薩斯)和本田在歐洲的銷量與2010年同比分別下滑了6.4%和20.1%。
從整個歐洲汽車制造商的預期分析,全球化程度較高的整車制造商大多認為它們能夠在歐洲市場保持穩(wěn)定,或有小幅增長,歐債危機對它們的影響要遠小于過多依賴歐洲銷量的整車制造商。大眾汽車、奧迪、奔馳和寶馬等整車制造商基本持有此種觀點。
所以,歐洲的大部分整車制造商面對現(xiàn)在的市場狀況,大多加大了在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市場的投資,在當?shù)鼗蛘咛嵘泄S的產能,或者建立新的生產工廠。豐田、本田、現(xiàn)代等亞洲汽車制造商則針對歐洲市場進行了產品與銷售網(wǎng)絡等層面的調整,希望能提升或者擴大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其中,本田汽車加大了在歐洲推出柴油產品的力度;現(xiàn)代與豐田汽車則重組了銷售網(wǎng)絡與營銷團隊。
各汽車廠商怎么應對
歐債危機,已經(jīng)成為歐洲經(jīng)濟的羈絆。各大汽車廠商無奈之下要么關閉工廠,要么轉移陣地,要么只能